Search

[#日常書摘]
.
「1926年,政府也曾在天安門廣場發動了暴力鎮壓,那時的示威...

  • Share this:

[#日常書摘]
.
「1926年,政府也曾在天安門廣場發動了暴力鎮壓,那時的示威者抗議軍閥張作霖接受日本的要求。這場鎮壓造成47人死亡,數百人受傷。魯迅被事件觸動,他寫下:
.
「這不是一件事的結束,是一件事的開頭。墨寫的謊言,決掩不住血寫的事實。血債必須用物償還。拖欠得愈久,就要負更大的利息!」
.
.
.
「中國人民已經學會了對任何不愉快的事情不聞不問,為求方便,他們讓自己的大腦留下錯誤的記憶——或者讓真實的記憶被抹除。父母保護他們的孩子遠離過去,因為那些知識可能會讓他們葬送光明的未來。既然記得這些事沒有什麼好處,為什麼要惹這些麻煩呢?
.
中國共產黨不斷地宣揚中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,卻對當代的醜事閉口不談。在一個比歷史上任何其他國家都更成功地脫貧致富的國家,這個行為重要嗎?答案是肯定的。這之所以重要,是因為這個新世界大國的國家認同建立在謊言之上。
.
當這些謊言在學校裡一代接著一代地傳下去,不斷懲罰說真話的人,道德真空就會不斷擴散,記憶的債越囤越高,最後得犧牲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——人性——才能償還。」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日常看書,記錄身邊跟書有關的一切。 #日常書評:書評,偶爾影評/劇評 #日常書訊:新書書訊分享 #日常書摘:書摘 #日常書物:書的企劃宣傳、設計、周邊 #日常講座/展覽/表演:隨筆紀錄
View all posts